大史记:失真吉他的70年
最后更新 :2024.05.24
(本文来源:公众号“街声”;作者:孙大猴;原文标题《软硬|失真吉他大史记》)
1990年代,北京一所外语高校举办校园晚会,校园里几支学生乐队全部上台,其中一支乐队里有一名外国吉他手,配备了一块失真效果器。其他人的吉他都是软绵绵的,只有他的失真吉他响彻全场,下台以后得意洋洋。可在后台,大家都一副 Sorry 脸,过来安慰他:我知道你的吉他坏了,没关系,还有下次……
可见对失真吉他,还是有很多人是持保留意见的,那为什么几乎所有吉他手都有一块失真类效果器呢?这些年吉他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鉴于失真种类繁多,中文翻译各家也不尽相同,我们把所有种类(Overdrive、Fuzz、Distortion、Crunch……)都统称为失真,而不仅指狭义的 Distortion 。
1950年代 失真吉他非主流
1951 Fender Deluxe TV Front
1951年,Blues 大师 Howlin Wolf 的吉他手用 Fender Deluxe TV Front 这个10瓦的小吉他音箱录音。不知道为什么,他把这个小吉他箱子的音量开到了头儿,于是音箱中的电子管过载了,吉他声音就成了下面这首歌的样子,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录制失真吉他的吉他手。
点击试听《How Many More Years》
同样在1951年,Jackie Brenston & His Delta Cats 的吉他手用大头针把吉他音箱的纸盆扎破,于是得到了失真吉他的效果。
那时候,美国小伙子 Link Wray 也同样进行了类似的尝试,并录制了《Rumble》。
年轻的 Link Wray 似乎拿着一把 Silvertone 吉他,是很多年轻(穷)乐手的第一把琴
不过那时候,如果你发出失真吉他的声音,会被所有人侧目,或者被认为是个噱头,或者被认为是瞎胡闹,或者是一种特殊音效,类似现在一些鼓手录军鼓的时候会把一张纸搁在军鼓上……总之,那时候的主流还是老老实实弹和弦,当一个乖巧的伴奏乐手。
1960年代 失真?要不咱们也试试?
英国人1960年代学吉他,大概跟1980年代的中国情况相似。生在英国利物浦爵士乐世家的 Paul McCartney 为了知道 B7 和弦怎么按,特意跨城去找某位吉他高手,更别说电声吉他的扩音和演奏了。
所以,我们认为1964年在伦敦成立 The Kinks 的 Ray 和 Dave 两兄弟应该完全不知道大洋彼岸已经有人把吉他弄失真了。于是两兄弟一人说是自己用毛衣针扎漏了吉他音箱的纸盆,一人说是自己用剃刀片划破的……总之,英国有了失真吉他。
The Kinks 的甜蜜时光,不过你以为兄弟之间搞乐队就不会散伙儿了?前有 The Kinks ,后有 Oasis
不过,你听他们这么说完,听《You Really Got Me》的时候,似乎从吉他里都能听到破纸盆瑟瑟发抖的声音。
点击试听《You Really Got Me》
Marty Robbins 对于大部分国内乐迷是个生名字,但在美国乡村音乐里可以说是一个横跨四十年的常青树。1961年,在吉他手 Grady Martin 录制歌曲《Don't Worry》的时候,吉他接入调音台,但是那一路出现故障,于是出现了这首传统乡村音乐中非常 Fuzz 的吉他 Solo 。最不可思议的是,Marty 竟然决定留下这一段吉他,并且这首歌成为了美国乡村音乐榜首,同时在流行榜上也获得了第三。看见商机的录音师 Glenn Snoddy 联合电视台的工程师 Revis V. Hobbs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块 Fuzz 效果器 Maestro Fuzz Tone,由 Gibson 公司量产推出,并在1965年获得专利。
如同上文所说,大部分吉他手还在清脆的吉他声音中找寻美妙的和弦,对这种“坏了”一样的声音,大部分人是不感兴趣的。可是1965年,转折性的一幕发生在 The Rollings Stones 的大热单曲《(I can't get no)Satisfaction》里。前奏 Riff 中,吉他手 Keith Richard 本意是希望模拟铜管音色,因为找不到乐手,而使用了 Maestro Fuzz Tone 。随着这首歌的大热,1965年底,所有 Fuzz Tone 售罄。Mosrite Fuzz RITE、the Sola Sound Tone Bender MkI 等等的早期 Fuzz 效果器应运而生。前文我们提到的利物浦男青年 Paul McCartney 已经成为了举世闻名的 The Beatles 贝斯手,他为了赶时髦,在专辑《Rubber Soul》中为吉他手 George Harrison 的歌曲《Think For Yourself》里用 The Sola 的 Tone Bender MKI ,贡献了一轨 Fuzz Bass 。
比起方头方脑的 Fuzz 单块,Fuzz Face 显得嬉皮很多
Tone Bender 本来是 Fuzz Tone 在英国的仿制版。Macari's 乐器店看到 Fuzz Tone 的供不应求,而且需要进口,于是他们买下了 Gary Hurst 改装的山寨 Fuzz Tone,并开始在1965年售卖。Yard Birds 的 Jeff Beck,Led Zeplin 的 Jimmy Page,没有 Tone Bender 就没有他们1960年代的音色。一时间,英国乐手没个 Tone Bender 都不好意思弹琴了,所谓的“英伦入侵”也要失色不少吧。
到了1966年,风水轮流转,潮流又回到了美国。Jimi Hendrix 的 Fuzz Face 呼了所有人的熊脸,如果说之前 Jeff Beck 、Eric Clapton 的演奏还算是有迹可循,那么 Jimi Hendrix 的演奏则真是神出鬼没,疯癫又合理。Marshall 和那块圆头圆脑的 Fuzz Face 的搭配也成了 Jimi Hendrix 的标志性搭配,也成为了 Jimi 的绝唱。
这块效果器由 Ivor Arbiter 设计,之所以设计呈圆形是因为看到麦克架子下面的圆形底座(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设计了 The Beatles 的 Logo,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把卡拉OK从日本引进英国)。
1969年,又诞生了一个让吉他届震撼的名字,The Big Muff 。这款效果器也让 Distortion 这个词第一次被用在吉他效果上。EH 公司一直生产到现在,也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版本。The Big Muff 也是这些1960年代前辈中现在应用最广的一款 Fuzz/Distortion 。
1970年代 Do it in the HARD way
其实,1960年代末的这几块标志性效果器已经够吉他手玩一阵子了,不过1977-1978年,工程师和吉他手们突然发现,可以把失真的波形切得更狠:Hard Clipping ,用一套放大电路代替原来的晶体管。
于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 Distortion 雏形诞生了。
1977年 MXR 的 Distortion 发行,这套电路比原来的 Fuzz 效果复杂得多,在增大音量的同时会消减一些低音。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 Rhandy Roads 在 Black Sabbath 乐队的声音,同样,Blues 味道颇浓的 Grateful Dead 主唱和吉他手 Jerry Garcia 也在1970年代后期一直使用。
新技术施行的同时,Fuzz 效果也经历着再一次变革。
1970年代中期,Pro Co RAT 的工程师 Scott Burnham 和 Steve Kiraly 一直给乐手修理 Fuzz 效果器,直到有一天他们觉得:我们能做得更好!哥俩做了十二块给朋友们用,这十二块被称为 BUD BOX ,并广受好评。1977年,发行量产版,并受到大家追捧,产生了无数个 RAT 版本和复刻(山寨)版本。Kurt Cobain 就是这块效果器的忠实爱好者,可能 “RAT” 这个名字也符合了当年很多颓废青年的审美。
1978年,BOSS 的 DS1 发行了。
听 DS1,这可能就是你脑子里最标准的 Distortion,This is what I called Distortion。虽然因为价格便宜,饱受一些人诟病,但这也是日产效果器的第一次露脸,来自日本的罗兰成功逆袭,并将在日后进入很多摇滚乐手的世界。1980年中后期兴起的吉他大师大潮中,Joe Satriani、Mike Stern、Steve Vai 的效果器矩阵中都少不了这一块。
1980年代: 如意金箍棒!大大大大大......
Marshall JCM800/900 可以说是摇滚乐的另一个名字(之一)。
1980年代,演唱会没有音箱墙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摇滚的,不过正如 J.C.M 讳莫如深的笑容一样,所有这些音箱墙里其实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是出声音的,其余的都是摆设,出不来声
虽然 Marshall 已经在吉他音箱行业打拼多年,之前的很多型号都广受好评,但是 Marshall 真正变得无可替代是在1981年。那一年他们推出了 JCM800,这个中二的名字来自他们老总的名字缩写(Jim Charles Marshall)。800 则据说是 Jim Marshall 的车牌号,但是后来这款音箱被大家广泛应用,成为1980年代 Heavy Rock 和 Hard Rock 的标志性音箱,800被附会成80年代。于是 Marshall 公司顺水推舟,1990年代推出了 JCM900,21世纪推出了 JCM2000。
在 The Who 乐队的吉他手 Pete Townshend 和贝斯手 John Entwistle 第一次用到吉他音箱墙后(Pete 据说也是砸琴第一人),这也引起了所有音乐人的效仿,Beyond 演唱会也曾用过 Marshall 墙。
以改造 Fender 音箱为职业的 Randall Smith ,在1970年代制造出了 Mesa Boogie 的第一款旗舰产品 Mark I。在送给 Carlos Santana 后,Santana 评价:“This Thing Boogies!”并在1980年代奠定了 Mesa High-Gain 失真的基础。
在1980年代狂躁的失真中,Ibanez,这个日本企业也在1982年推出了标志性的过载 Overdrive 音色 TS-9 。这款效果器一反 Marshall 的粗粝,以细腻柔和著称,称得上是1980年代的“大”摇滚时代的一个叛逆者。
平平无奇的外表下,藏着几十年摇滚乐的灵感钥匙
设计师田村進希望模拟 MXR 的 Distortion 和 BOSS 的 OD1 ,但是最终成果却更加夺目。在 Stevie Ray Vaughan 的加持之下,这款效果器的使用者几乎横跨了所有风格。Blues 化石级大师 Buddy Guy、号称 Female Chuck Berry 的 Joan Jett ,到 U2 的 the Edge、Oasis 的 Noel,甚至是 Green Day 乐队的 Billie、Metallica 的 Kirk、Dream Theater 的 John……
1990年代至今 新的不行!我要元年的!
时间进入1990年代,失真也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各种各样的厂商,制造出不同的箱头、效果器,各有各自的名号说法,也有自己的设计审美和理念,其中广受追捧好评的也有不少。
但是真的引起后世广泛推崇,并被立为标杆的失真种类,则少了很多。各种产品的口号则大部分是“还原XX年代的经典声音……”
吉他、效果器、音箱都是如此,复古、原汁原味变成了大家的追求。不过这也算正常,毕竟1950年代开始,到1990年代,这是摇滚乐、或者吉他摇滚的黄金年代,并诞生了无数经典,从而定义了摇滚乐。这样的经典时代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如同中国诗歌从唐代以后,再无李杜。
2010年代转眼就要过去,伴随着电子音乐兴起,吉他到底是不是会一直衰落下去,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不管怎么样,以上这些失真的小家伙们随着一代代热血年轻人,认真用吉他塑造着他们所处的时代,反对种族歧视、反对约战、反对强权和不公……那些年轻人,和这些方头方脑的家伙们,都是过往黄金年代的见证。
- END -
现代吉他制作之父托雷斯5部最著名的吉他
(本文来源:公众号“吉他时代”;作者:》)Antonio Torres, 1817-1892安东尼奥·托雷斯(Antonio Torres)是吉他制作史上最传奇的制作家,我们曾经有文章详细介绍过托雷斯:什么是西班牙吉他?托雷斯之所以成为传奇,是因为他所制作的一...
盘点西方摇滚那些柔情经典之作,哪首让你感动
(本文来源:公众号“中国摇滚乐手”)硬摇滚乐队的柔情之作绝对是音乐中的极品,因为由这些摇滚老将演绎出的柔情作品蕴含着令人动容的沧桑感,这是那些流行歌者们望尘莫及的。当重金属老将把狂躁、愤怒的激情沉淀下来,用最朴素...
你的音乐梦想,也许从未真正坚持过
(本文来源:知乎;作者:陈明)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没有基础功底却有着音乐梦,应该放弃还是坚持”,题主写了很大一段文字描述自己的迷茫,我从中摘了一小段:我在美国一所综合类大学念大一,从小有过很多音乐梦,梦想当歌手、词作者、...
[乐手必读] 10种防止受伤的方法以及伤后复原
(本文来源:公众号“吉他平方GuitarSquare”;作者:吉他平方)Tod the Wet Sprocket的唱作人兼吉他手Glen Phillips正坐在Nickel Creek’s Sean Watkins客厅里那张玻璃覆面的咖啡桌上,突然玻璃碎裂,锋利的碎片散裂空中,可怜的Phi...
抡还是不抡?这是每个吉他手人生最大的赌博!
(本文来源:公众号“beebee星球”)在鼓声与音乐交加空隙的一瞬间,用力将吉他向后抛去,绕体一周完美的抡回到手中,这叫Guitar flip,是吉他手在舞台上最酷的动作。弹最高的品,装最花哨的牛逼。对一个吉他手来说,这是最酷的,必须掌...
这个原创音乐人的世界,会好吗?
距离李志维权案获赔20万元才一个礼拜,网易云又在版权上捅了篓子:2019年1月21日凌晨,网易云音乐更新《网易音乐人服务条款》,其中条款重点内容中提到:“……允许网易公司使用、传播、复制、修改、再许可、翻译、创建衍生作...
成就感才是真正造就”吉他天才”的大魔王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EastmanGuitars有一次我跟一个音乐系的朋友一起聊天,隔壁的大叔放了一个屁,我朋友说那个音是“降B”,我想说你装B,一个屁声都能辨音,绝对不可能!于是我拿出我的”高感度调音器”...
被群起而攻之的陈鸿宇,让你们失望了吗?
(本文来源:公众号“公路61号”;作者:哒哒)一如年少模样陈鸿宇 - 一如年少模样今天一大早,“陈鸿宇粉丝脱粉”的话题便上了热搜。换做平时,这种话题我早已见怪不怪,粉丝脱粉这件事在娱乐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陈鸿宇”这...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乐评?
(本文来源:公众号“音乐先声”;作者:Sybil)近日,微博博主@湾湾独立音乐速报针对大陆乐评发表了一番感慨。博主认为,比起台湾,大陆的好乐评太少了,更找不到真正客观、专业的音乐媒体。这番感慨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共鸣。其实,类似...
如何能让懒癌患者坚持不懈的练习乐器?
(本文来源:知乎专栏 牛班音乐学校)练习乐器是一件幸福的“苦差事”。因为它总是能给你应得的回报,努力练习,就会看到好的效果;vice versa,台下的惰性让你在表演中错误百出。对于大多数另有工作的爱好者来说,坚持这份热爱要付...